<ruby id="9j4he"></ruby>
<rp id="9j4he"><object id="9j4he"><blockquote id="9j4he"></blockquote></object></rp>

<button id="9j4he"></button>

    <button id="9j4he"><object id="9j4he"></object></button>

    <rp id="9j4he"></rp>

  • <s id="9j4he"></s>

    作品賞析

    我說文藝

    王艷梅:鳳凰之鳴——陜西洛南伶倫巡禮

    2021年08月13日 00:00  圖文/王艷梅提供 編輯/黎秀葵  點擊:2456  我有話說(0人參與)



     

    鳳凰之鳴

    ——陜西洛南伶倫巡禮

    文/王艷梅

     

    有幸應飛林主席之邀,于盛夏之時再次踏上神往的陜西。這些年,因工作與陜西音協多有交流,參與陜西音樂創作采風或民歌賽事評選,每到一處都總能被當地深厚的人文歷史積淀所撼動,站立于這片浸透著中華古文明的土地上,不禁深深喟嘆華夏文明之源遠流長。

    陜北“南塔北臺中古城,六樓騎街天下名”的古都榆林,黃土高原北部邊陲被稱為古之夏都的神木石峁遺址,黃河之濱道教圣地白云山,地處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南麓的大美佛坪,而農耕文化博物館、陜北民歌博物館則集聚了面朝黃土背朝天的祖輩們生生不息的靈與肉、情與愛的悠遠故事,遼闊而厚重,甜美又辛酸。而這一次,我們則是到了陜西的東南門戶商洛的洛南,尋訪華夏漢字文化始祖倉頡造字之神奇軌跡,探聞中華古音律奠基者伶倫之黃鐘大呂希聲。

     

    俯瞰中國·洛南音樂小鎮


    此行的目的地是陜西商洛市洛南縣西南——坐落于絢爛花海之中的中國•洛南音樂小鎮。伶倫文化研究院則是洛南縣政府為挖掘中華歷史文化內涵,根據上古時期樂官“伶倫制樂”的美好傳說在小鎮打造的陜西非遺音樂核心文化研究基地。
     

    小鎮音樂廣場


    關于“伶倫制樂”,有記載于 《呂氏春秋·古樂篇》:“昔黃帝令伶倫作為律。伶倫自夏之西,乃之阮隃之陰,取竹于嶰溪之谷,以生空竅厚均者,斷兩節間,其長三寸九分,而吹之,以為黃鐘之宮,吹曰含少。次制十二筒,以之阮隃之下,聽鳳凰之鳴,以別十二律。其雄鳴為六,雌鳴亦六,以比黃鐘之宮,適合。黃鐘之宮皆可生之。故曰:黃鐘之宮,律呂之本。黃帝又令伶倫與榮將鑄十二鐘,以和五音。”

    這段記載講的是相傳上古時期,黃帝舉行慶典祭祀娛樂活動,時以棍棒、石器、皮鼓、瓦罐之類器物做樂,帝不滿于此粗陋之器奏出的單調、嘈雜之聲,遂命樂官伶倫制樂,伶倫在洛南呼倫山聆聽鳳凰之鳴,采竹管而奏,制定出了十二音律體系,完成了使命。中華文化中的五音十二律由此而來。

    這當然是傳說,但這無疑是一個美好的故事,我們也由此而知,為何中國的中古近古時期,宮廷之中掌管音律的官員被稱為伶官,以樂為生的音樂人則稱之為伶人,來歷如此。

     

    小鎮民宿區

     

    中國•洛南的音樂小鎮,就是根據“伶倫制樂”的傳統文化打造而成的集音樂研學、美術創意、戲劇表演、康養度假、文化傳媒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文化產業園區。伶倫文化研究院依音樂小鎮一側山體而建,陜西音協主席尚飛林擔任研究院首任院長,尚主席介紹說這個研究院是陜西非遺音樂的內核與靈魂,建成不久,前期還舉辦了盛大的開幕儀式,中國音樂界百余名業內專家匯集于此,共啟“伶倫尋根之旅”,就“伶倫制樂”的文化淵源與傳承展開研討,一時間引發樂界廣泛興趣與熱議。

    我們順山勢而下,參觀了研究院的十二律堂和伶倫大殿。十二律堂兩邊擺放著象征伶倫研發鑄造的十二口銅鐘,依次敲擊之,莊嚴正大之音縈繞大殿上空延綿不絕,高妙和諧,恍若時空穿越。

    跨入伶倫大殿,瞬間就被眼前的伶倫塑像驚艷了,腦子里冒出陳壽的《三國志》里描寫諸葛亮形象“身長八尺,容貌甚偉”八個字來。伶倫塑像端坐于大殿中央深處,手持樂器專注吹奏,左右是一對頎長貌美的少男少女沉醉和樂,伶倫雖是坐像,卻能一眼分辨出這個俊美男人偉岸身軀的標準比例,對比之前看到描繪傳說中擁有四只眼睛的字圣倉頡的奇異容貌,真心感嘆雕塑設計者對音樂家的氣質與形象入心入腦的美好理念。

     

    中華樂祖伶倫塑像


    當地相關研究人員向我們介紹了“伶倫制樂”與洛南之間的歷史淵源,我們也由此對“伶倫制樂”的文化起源和歷史傳承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自古至今,音律在人類世界乃至動物世界中之重要性不言而喻。周朝統治者周公創造發明出將階級固化的禮樂制度,由此使國家得到有效治理,進而造就了周王朝的鼎盛。“禮”將人分三六九等,“樂”則調和解決了其間的階級矛盾。以“禮”維持秩序,以“樂”保證和諧。這樣一套精心設計,需要很高的政治智慧,也以此足見周朝時期民族心智的成熟。到了春秋晚期,各諸侯國群起爭霸,導致禮壞樂崩社會巨變,一時間血流成河,百姓生靈涂炭,為了救人民于水火,各社會賢達紛紛提出各自的救國之策進而形成了百家爭鳴,而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指出的治國之路,則是重修禮樂制度回到周朝。以此可見,禮樂制度不僅是產生諸子百家的根本原因,也是后來形成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的重要基石,深刻地影響了幾千年中華文明直至今天。不可不嘆,周公可謂是何等的深究了音律的社會屬性,才將“樂”的功用上升至如此地位。

    隨著時代的不斷演進,社會的高速發展,在物質生活日益豐沛的今天,音樂用于慶祝、祭祀、娛樂的功能絲毫未變,統治階層因不同需要,借以各種樂律,完成重要的國際間禮尚往來或崇高盛大的國家典禮,這已成為必不可少的程序,而不同階層的人群在各自高低不等的物質欲求得到滿足之后,精神需求亦愈加豐富多元,音樂已成為人類社會必不可少的精神食糧。 

     

    體驗音樂工廠節目錄制


    臨走,我向這位中國古代樂圣莊重行禮,我向他念叨了即將要做的大事。結束旅程返回海南一周后,我們辛苦一年創排的重大音樂創作項目即舉行了盛大演出,演出獲得巨大成功。這當然是事在人為,卻又在想,這其中是否也有著某種未知的神奇偉力。

    此番巡禮,不禁深深的感慨伶倫文化之傳承對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是多么富含意義,這是中華歷史傳統文化中多么絢爛的一抹亮色。也衷心祝愿中國•洛南音樂小鎮依托秦嶺優美生態,在伶倫文化內核的加持下,集中優勢資源,優化戰略定位,實現建造者的美好宏愿,使伶倫文化在中華文化日益多彩豐富的今天,發揮出更加深遠的社會影響與作用。

     

    王艷梅

     

    海南省文聯專職副主席,中國音樂家協會理事。作有數百件歌曲作品及音樂劇、歌劇等,獲海南省“五個一”工程獎十余次并多次獲省級及國家級創作獎項。

     

    策劃并牽頭創演《如歌歲月》《愛我三沙》重大主題文藝晚會;《不負花期》《我的祖國》主題音樂會;第一、二屆“感悟大海 守護南海 走向海洋”《海洋風》主題歌曲創作展演活動等。

     

    歌曲作品《永遠的邀請》為海南形象宣傳音樂名片,作為海南航空公司迎賓曲在海南空港落地航班機艙經年播放。主要歌曲作品:電視連續劇《天涯浴血》片尾曲《呼喚》,電影《生死下一秒》主題歌《禁毒戰歌》《東坡九歌》《我的南海我的愛》《海上日出》《望南?!贰段液湍銒寢尪祭狭恕贰稅墼谌齺啞贰稙楹D贤A簟贰缎值?你朝北走》等。擔任編劇、作曲的主要音樂?。骸赌隙山膬鹤印贰多徖镉H》《風雨紅棉》《回望西洲》,組曲《千古流芳》,擔任大型交響主題組歌《海南頌》藝術總監并參與主創等,民族歌劇《紅色娘子軍》(合著,編劇、作曲之一)入選文化部2017優秀民族歌劇劇目并在國家大劇院和北京保利劇院演出(演出單位:中央歌劇院)。2014年出版作品專輯《永遠的邀請》,同年出版發行長篇小說《遇見》(作家出版社)。

     

     

    以下評論僅代表網友意見,并不代表本站立場

    請注意文明用語并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有關法律、法規,尊重網上道德,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見解引起的法律責任。

    網友姓名:    匿名   驗 證 碼:  看不清,換一張  
    全部評論(0)
      回到頂部
      开心激情站点